要说《甄嬛传》里最忠心的奴才,流朱绝对得算头一份。她是甄嬛从家里带来的陪嫁丫鬟,脑子灵光,对自家主子那叫一个掏心掏肺,从来没半点歪心思。
每次看到甄嬛被禁足,流朱为了救她,一头撞向刀子死在眼前那幕,我这眼泪就忍不住往下掉。比起三番五次背叛甄嬛的浣碧,流朱这姑娘单纯又善良,倒更像甄嬛的亲妹子。
别看流朱在剧里没活几集,她肚子里装的秘密可真不少。老话说得好,知道太多的人往往命不长,所以才有网友说,就算流朱当时没死,估计也熬不到最后。
还有人说,流朱的善良是带条件的。其实她根本没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要是让她一直跟在甄嬛身边,保不齐哪天就捅出娄子,所以她死了也不算亏。
展开剩余83%流朱揣着的那些秘密
第一个秘密:靠喝药躲皇上甄嬛刚进宫那会儿,几天之内就撞见好些吓人的事:夏冬春被赏了"一丈红",井里捞出福子的尸首,还无意间发现芳贵人小产,是因为碎玉轩海棠树下埋了一大堆麝香。
这接二连三的惊吓,把甄嬛吓得直接病倒了。她左思右想,让浣碧去太医院把温实初请来,想让他开一副"假病药",靠装病躲着皇上,别让自己太早被皇上盯上。
温实初本来就对甄嬛有意思,哪经得住她哭着求,只好答应了,配了一副能让病总不好不坏,又不伤身子的药。
当时屋里就四个人:甄嬛、温实初、流朱和浣碧。也就是说,流朱打这起就知道了甄嬛的第一个大秘密。这事儿要是传出去,那可是欺君大罪,足够让甄家和温家满门抄斩。
第二个秘密:看着"王爷"变皇上甄嬛靠喝药躲着皇上,在宫里安安稳稳过了大半年。到第二年开春,她让人在御花园搭了个小秋千,常带着流朱去那儿说笑玩闹。
有天下午,甄嬛兴致特别高,一边轻轻荡着秋千,一边悠闲地吹箫。她吹得太入神,压根没发现旁边早站了个人,看了她好半天。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宫里的老大——皇上。皇上怕吓着她,就谎称自己是果郡王,跟甄嬛聊起了箫。可甄嬛多谨慎啊,怕跟"王爷"走太近惹麻烦,没说几句就赶紧溜了。
过了几天,甄嬛又去御花园荡秋千。突然有人从背后使劲推了她一把,她还以为是流朱,气呼呼地说:"好你个流朱,敢在背后阴我!"结果一回头,发现居然是皇上。
皇上故意逗她:"要是怕了就下来。"没想到甄嬛一点不怵,还让他再推高点。俩人玩了好一会儿,甄嬛才想起俩人身份差着十万八千里,慌慌张张从秋千上下来了。
很快就是第三次见面。那天甄嬛正被余氏刁难,幸亏皇上及时赶到,亮明身份收拾了余氏,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之后还把甄嬛一路抱回了宫,这事儿让后宫多少嫔妃眼睛都红了。
从这以后,俩人算是对上眼了,甄嬛也迎来了在宫里最舒坦的几年。而流朱,从头到尾看着这三次见面,亲眼瞧见"王爷"变成了"皇上"。这是她知道的第二个秘密。
第三个秘密:撞见十七爷看脚温宜公主周岁生日那天,甄嬛带着流朱出来透透气,醒醒酒。走到池塘边,甄嬛玩心上来了,直接脱了鞋踩水里,还用扇子跟流朱互相撩水打闹。可她不知道,这一幕全被喝醉了的果郡王看在眼里。
甄嬛越玩越疯,还想往池塘深处走,刚踩在石头上就差点滑倒。幸亏果郡王伸手扶了一把,才没掉水里变成落汤鸡。
但这也让甄嬛误会了,觉得这个一身酒气的男人想占便宜,赶紧推开他,躲到流朱身后。
接着就有了"嫂子脚白"那个名场面。果郡王盯着甄嬛的脚看了半天,还念了两句诗夸她皮肤白。
要知道,在古代,女子的脚只有丈夫能看。现在甄嬛被皇上的弟弟看见了脚,这要是传出去,不光甄嬛名声毁了,搞不好还得掉脑袋。
皇上多爱面子啊,后来敬贵妃告发三阿哥调戏瑛贵人,皇上明知道瑛贵人是冤枉的,还是下旨赐死了她,就为了保全皇室的脸面。所以这事儿绝对是流朱知道的最大秘密,一旦泄露,肯定会给甄嬛惹来天大的麻烦。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
流朱也有狠的时候,虽然剧里流朱一直是好人形象,但她也有心狠的一面。
比如发现花穗是余氏派来的间谍后,她就在屋里审花穗,甚至让花穗手握烧红的炭,以此表忠心。
再比如甄嬛刚得宠时,黄规全来巴结,流朱直接就出言嘲讽。要知道黄规全可是华妃的远亲,要不是甄嬛及时拦住,还不知道她会说出什么更难听的话,到时候得罪了华妃,麻烦可就大了。
这些举动,表面上是给甄嬛出气,实际上却帮她拉了不少仇恨。从流朱的处事方式能看出来,她性子急,点火就着,沉不住气,根本不适合后宫这种需要步步算计的地方。
其实她和浣碧的名字早就暗示了结局:"浣碧"不叫"浣婢",注定她不甘心只做个丫鬟;"流朱"留不住,注定她早早离开。
这个有点单纯,有点娇憨,又有点莽撞的姑娘,最终还是像流星一样,消失在深宫的黑夜里了。说到底,流朱的死虽然可惜,但也算是她忠心护主的最好证明。她不像浣碧那样有野心,眼里只有甄嬛,可也正因为这份单纯和冲动,让她在复杂的后宫里很难长久活下去。或许对她来说,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也算守住了对甄嬛的一片忠心吧。
发布于:山西省旗开网-配资炒股导航-配资门户首页-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