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及中俄关系时,不少人心中都存有这样的疑虑。
虽然如今中俄两国构建了上不封顶的战略友好关系,但俄总统普京毕竟“年事已高”,一旦他退出了政坛的话,中俄两国之间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友好关系,携手共进?
(普京)
考虑到俄罗斯国内政治生态复杂,众多团体林立,这样的担心绝非空穴来风。比如秉持“天上地下,唯我俄罗斯独尊”理念的皇俄激进分子,这类人立场激进,极端排外,对外强硬。
即便像普京国师杜金这样在俄罗斯政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也曾受皇俄思想的影响,发表过对华不友好的言论。
以杜金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力尚且如此,实在难以保证俄罗斯高层不会再出现类似的人物,在中俄合作中制造不必要的摩擦与阻碍。
(皇俄普遍极为激进)
另一方面,还有奉行“西方虐我千百遍,我拿欧美当初恋”观念的亲西方一派。倘若普京退出政坛后,这派人士掌握政坛话语权的话,俄罗斯甚至有可能成为西方抗衡中国的马前卒。
但其实不必过度忧虑。普京作为一位极具远见卓识和战略智慧的领导人,早已未雨绸缪,做了三手万全准备,即便他退出政坛,也能确保中俄两国继续沿着友好合作的轨道稳步前行。
毫无疑问,这对于中俄两国来说,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布局。
要知道,俄罗斯作为全球能源储备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逾150亿吨,天然气储量约达37万亿立方米。长期以来,能源出口在其国家经济中的占比超过30%,用“经济命脉”来形容能源出口之于俄罗斯的重要性,也丝毫不显过分。
(俄罗斯石油占国民经济比重很高)
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每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6%,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接近50%,能源安全已然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资源供给方”与“需求方”呈现出高度互补态势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说,中俄两国的能源合作堪称天作之合,是真正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俄罗斯能源机构)
而在这样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背后,自然就是中俄之间在能源事业上的高度战略绑定。
就比如中俄之间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自2019年正式通气以来,该管道已累计向中国输送逾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极大地替代了大量煤炭消耗,为东北、华北等地的冬季供暖提供了稳定且坚实的保障,深刻地惠及数亿民众的日常生活,改善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由于该管道带来的稳定出口订单,当地就业岗位新增超过10万个,与之相关配套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得以逐步完善。
可以说,双方都因为这条管道的存在而无穷受益。甚至这种受益不仅仅只是国家和国家层面的“独角戏”,而是与两国企业与民众息息相关,多方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即便未来政治格局风云变幻,民间层面的合作诉求也必将成为维系两国友好关系的一股重要且持久的力量。
(中俄贸易)
第二手准备,商业贸易和金融合作有了能源方面的密切合作,自然就得考虑商贸和金融领域,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美元石油”体系扎根全球的大环境下,如何找到美元的平替,便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的关键。
而中俄两国不仅早已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且成效显著。
根据金融行业媒体金融界2024年报道的《值得关注!中俄投资、金融领域合作又有新进展》,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曾在一次中俄会议中透露,中俄贸易的本币结算率已超过95%。
(如何避开美元是国际贸易的核心)
可以说,这一数据意义非凡,它意味着双方在能源交易过程中,成功摆脱了美元汇率波动以及美国金融制裁的束缚。双方能够更为自由地采用本国或对方货币进行结算,极大地增强了贸易的灵活性与稳定性。
就比如,俄罗斯在中国开展能源贸易活动后,可直接运用中国货币人民币进行结算。所获资金能够直接用于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等各类商品,无需再为美元兑换问题而担忧。
如此这般,双方的经济合作便构建起了“能源-货币-商品”的闭环循环模式,不仅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显著提升了两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
不仅如此,在中俄两国的金融经贸领域,双方还商定对支付结算基础设施进行巩固与发展,同时支持并积极为相互投资创造必要条件,鼓励相关金融机构在两
对此,有金融行业专家认为,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证券市场,堪称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进展。毕竟在此之前,外国资本在中国证券市场开设机构进行债券融资的案例可谓凤毛麟角。
此次,中俄两国证券市场同时面向对方金融机构敞开大门,可以说是在金融领域构筑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绑定格局。在这一态势下,任何一方倘若单方面终止合作,都必将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俄罗斯的银行)
第三手合作,远东地区的开发这对于中俄两国来说,更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关键布局。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远东地区地域广袤无垠,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蕴藏着海量的矿产、森林、渔业等资源。但远东地区距离俄罗斯国土核心区域极远,莫斯科对远东地区的治理鞭长莫及,该地区开发程度极低。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接壤,物产丰富,而且还有符拉迪沃斯托克这样的深水良港,可以作为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面向太平洋的重要出海口,对于中国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意义重大。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而且俄罗斯远东地区,除了距离莫斯科过于遥远、开发力度不够外,还受到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的制约。
反观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资源、产业配套等领域具备显著优势,与远东地区资源开发需求高度适配。
所以近些年来,俄罗斯持续强化与中国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在双方合作推动下,曾经地处偏远的远东地区,正逐步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此外,两国还出动军队共同在相关海域进行巡航,进一步深化了军事合作,形成了紧密的战略共同体。
这为中俄在远东地区的开发合作以及两国关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这样的战略共同体之下,中俄友谊将万古长青。
(中俄联合巡航)
参考资料:
1、金融界《值得关注!中俄投资、金融领域合作又有新进展》
2、观察者网《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烽火瞭望团#举报/反馈旗开网-配资炒股导航-配资门户首页-证券配资门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